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荒年囤粮记 第135节 (第3/6页)
。 两千个灾民分成十几批被官兵们带走。 郑把总道:“我便不随你们去织女镇了,老翁你一路保重。” 王宝兴躬身行礼:“若没有官爷您的护佑,我们路上只管会遇见更多艰难,我和族人们皆感念您的大恩大德,等我们安下家来,还望官爷能够赏脸来寒舍吃席。” “有机会的话,我定要去叨扰你们。” 几十日的相处足够看清对方为人如何,郑把总觉得眼前老翁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即使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明州,只要活的够久,照样能攒下不少家业。 郑把总的儿女皆在明州,他明白和这样的人结交没有坏处,倒愿意给王宝兴几分面子。 明州城周边只留下三百人,他们去了织女镇,另外一百余人被分派到其他的村子和镇里去。 听负责押送他们的兵丁私语说分到古亭村的人有福啦。 古亭村在三年前遭遇倭寇劫杀,村里大半人死去,现在仅余下二十来人罢了,去古亭村的灾民不光能有肥沃的土地耕种,还不用因为势单力孤受人欺凌,果真是个好去处。 明代中后期,即为日-本的战国时代,由于战乱四起,当时倭国国内经济受创,一部分武士便来到东南沿海进行劫掠,因为他们属于流窜作案,所以常常出现整个村镇被杀光的惨状。 富庶的古亭村就是其中的受害者。 说话的功夫,他们居然已经抵达织女镇的地界。 木槿看着路边田地里的桑树,心想织女镇这个名字当真贴切。 周边山脉颇多,里面或整齐或零散地种植了许多桑树和茶树,这是他们在西北从未见到的景象。 “往后俺们说不准就能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