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稿后记 共君此夜须沉醉 (第3/9页)
珠长子。再后来,到了高一下半学期的时候,在提前下发的高二语文读本上面又一次见到了“纳兰性德”。这是一个诗词的专题,谈论天地友情,讲的就是公子和顾先生那个“绝域生还吴季子”的故事。 “金缕曲,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竟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这首词之后是顾先生的两阙让公子读罢“声与泣随”的“金缕曲”,从此,我知道了公子竭尽全力营救吴兆骞的感人故事。自那以后,我开始去了解公子的一点一滴,读公子的《饮水词》,感悟着字里行间那种让人“不忍卒读”的情。记不清被感动了多少次,流泪了多少次,尤其是公子怀念亡妻的那几阙,实在是让我“声与泣随”。《饮水词》三百多篇,字字不离情,亲情,爱情,友情,每当我伤心难过的时候,就喜欢读公子的句子,一边读一边静静地流泪,内心虽伤心凄楚,却也因为公子的文字而觉得温暖滋润。 公子的词集里,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爱妻卢氏而作,然而从头至尾,却无一字谈及他那个身为权相的父亲纳兰明珠。所为何故,我们也许都能知会,公子对父至敬至孝,这是为人子的本分。然而除却这些,公子对待生活和价值的态度恐怕是与他这个权欲熏心的父亲格格不入的,从内心上来讲,这种隔阂与冲突许是永远都不可能消释的。公子走后的第三年,即康熙二十七年,御史郭琇弹劾明珠八大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