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民国之南洋明珠 第133节 (第3/8页)
换了新车,旧车用于军用,故障不断。到时候说这些旧车是南侨总会捐的,怎么办?” 这位霍先生停顿了一下。 “我们提供新车,到港之后经过再次测试的车子,送往国内,尚且被认为是生意。而且,我们修出来的旧车,实际上也都是卖给国内,也是用于国内运输,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叶应澜给几位倒茶。 “不知道你们修理厂可有更多的旧车可以售卖?”霍先生问。 叶应澜心里明白各家都有小九九,这位霍先生是眼红乔先生汽车运输业务了。 乔老先生现在主营就是昆明到重庆和武汉到重庆两条线路,尤其是昆明到重庆,他儿子乔启明在香港和南洋采购了物资之后,通过余家的船运往海防港,如今香港一百大洋的东西到内地可以卖到三百大洋,边运输,边做贸易,就这已经赚得让人眼红。 直接说你们也要组建汽车运输公司,偏偏先说要让筹赈会捐旧车,明显是想要浑水摸鱼。叶应澜说:“供不应求,还没出来就被订了。” 这位略有些失望。 林先生和姜先生邀请叶应澜一起去吃午饭,午饭后再筹赈会门口,背后是红色横幅,前面是整齐的二十八辆崭新的救护车,在报社记者面前,进行了车辆交接。 张老先生声泪俱下地感激了海外华侨的爱国之心。 这时有记者问:“张先生,我想问,您对在武汉、重庆等地的商店出现南洋的捐赠物资。您有什么看法?” 张老先生被问这个问题完全没有准备。 这这位记者拿出一份报纸:“这是我的同僚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