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惊梦_分卷阅读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 (第3/4页)

妇估计是不会再回来了。

    这戏园的历史要追溯到民国时期,当时在这个镇上也算排得上名号。牡丹园,是这个戏园的名字,因为这戏园最卖座的曲目就是汤显祖的。这些是常念从门口的景点介绍的石碑上看到的。

    石碑上还写道,这座戏园曾在抗战期间被炸毁过一次,还炸死了日军的一个小队,大小也算的上是个抗日的“英雄”了。于是,赶着文化和缅怀历史的潮流,镇民们兴冲冲地把这里拾掇了一番,在原址上重新照着样地“临摹”了一座“牡丹园”出来。

    常念望着木制的门庭,工匠在建造时大概是特意制作出显旧的效果,木头上的漆深沉而灰暗,仿佛真的承受了几十年的风吹雨打,奈何那种经历岁月洗礼的厚重感终究是模仿不出来的。

    不过,要说这座“牡丹园”是纯粹的山寨版也不尽然。除了这脚下的原版地基,常念很快在中庭的入口处见到了仅剩的两件历史的遗物。

    穿过门庭,一打眼就能看到悬挂在中庭大门上方的那块门匾。整块门匾就像是一位刚从火场逃生的老者。匾身上有着好几道裂痕,“牡丹园”三个字被熏得发黑不说,最下方更是一线明显的焦炭了。大概鉴于这是实打实的文物,所以并没有给它上新漆,就这么灰头黑脸地架在门上方,注视着每一个进入园子的人。

    匾下方右侧的墙上挂着一张装裱严密的黑白照片。照片上方贴着几个金灿灿的字“‘牡丹园’原照”。常念盯着这张照片看了很久。当时应当正是“牡丹园”开门上戏的时候,整个中庭的露天广场上座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