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8 (第2/4页)
遇上天灾人祸,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教化方面,虽然民风淳朴,但知识仍然是掌握在少数的世家和贵族手中。 寒门子弟想要读书,异常的艰难。 可以说,此时正是百废待兴之时,最需要的,是一个能让天下休养生息的中兴之主。 对于眼下的大魏来说,苏云认为,需要着手的地方无非是农业、商贸、教育、军事和医疗。 农业方面,苏云已经开始让工部培育优良的粮种,眼下第一批已经成熟,在苏云的监督下,工部也掌握了方法,相信不到两年,定能培育出更好的粮种。 同时他把记忆中一些有用的农具画下来,让工部打造,并拨款派专人分发到县郡中,作为公有免费借给农人使用。 商贸方面涉及到多方利益,比较复杂,苏云没有插手的太过厉害。 而是颁布了一个让群臣有些争议的旨意,任何商贾若是按朝廷要求和规划修足百里的路,或是造好一定数量的桥,就准许其后代参加恩科。 每完成一定数量,就给一个名额。 这政令一出,天下商贾无不振奋,毕竟士农工商,商人有钱却地位低下,能舍弃一些钱财,给儿孙挣个前程,自然是再划算不过。 一时之间,修桥造路之风大兴,顺带着,解决了一大批难民的生计问题。 群臣这才开始赞叹苏云的高瞻远瞩。 对此,苏云却不以为意,想要富先修路,这可是现代人的宝贵经验。 交通发达了,商贸和经济自然而然就能发展起来,好处还在后面呢。 另外,苏云还在每个州府建了书院,聘请秀才教一些简单的字或者珠算,让愿意学习的孩子可以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