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掌卫 (第6/8页)
圈又红了。——这锦衣卫成立以来,历任指挥使留下好名声的却少。 长篇大论讲下来,朱翊钧喝了一口茶水,又嘱咐道:“情报的取得和分析等技巧,乃锦衣卫之看家本领,你们要成立专门队伍研究之,并日益完善。——不可轻传,要找身家清白之良家子,忠心可保的人方能加以训练。朕希望有一日,锦衣卫也能练出来一支朕的铁鹞子——若成此军,朕亲掌之。” 朱希孝重重磕下头去,应了。他本一忠厚之人,是靖难功臣成国公朱能之后,对皇室忠心耿耿,这才被隆庆帝选为锦衣卫指挥使,本身没什么野心,因此也就没什么政绩,今日被朱翊钧一番点拨,画了蓝图,也起了雄心,要干些利国利民的事。他身后的李三泰、陆赞元、王通等人心里如同揣了火炭一般,见皇帝如此这般谆谆教诲,情知锦衣卫将得大用,因此都七嘴八舌的表了忠心,兴奋的满脸通红。 朱翊钧见火候已足,却换过面皮,肃容道:“今日之锦衣卫,多有揽讼、勒索商贾或刑求官员以索贿者,尔等却要仔细!”见诸人都跪地请罪,又换过了面皮,露出一丝笑容,道:“外朝付给锦衣卫之饷银每年多少?” 朱希孝恭谨回道:“回万岁,饷银分两处,户部支取的乃是京师各司、所,年三十万两;地方却另行支应,年七十万两有奇。” 朱翊钧听了笑道:“百万两银养这许多人,人均一年不过五十两,却吃力了。要给你等加饷,却让张老先生等为难。俗话说,兵贵精不贵多,你可将其中老弱、身体有残疾不堪用的整理出来,开办些青楼、旅店、舟行、车马行、镖行等营生,既挣了钱有了日常开支用度,探听、传递消息也方便。——注意,要专人专司此事,不得将精兵与行商者混杂,更不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