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一章 国号与年号 (第1/4页)
登基的日期逐渐临近,朝中关于新朝的国号、年号与京师的讨论也跟着提上了日程。 国号,一个国家未来的名字,自然是要谨慎考虑,天朝的国号自有一套规则,一般是按照称帝之人的爵位或者封地。 就例如汉高祖刘邦为汉王、新朝王莽为新都侯、唐高祖李渊为唐国公,这都是以爵位为新朝的国号。 不过这套规则从宋朝以后就开始变了,宋太祖赵匡胤因发迹于宋州,故国号取为「宋」。 辽金夏异族不做介绍,也被算作中原大一统王朝的元朝则是取自易经中的「大哉乾元」,明朝据说是取自后面的「大明终始」,都没有按照传统的规则定国号。 苏言在御书房内召开了一场小型的会议,与会者包括了三位内阁大臣和五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他们的目的正是商讨新朝的国号、年号与京师的选择。 这可能是内阁次辅孔兴席第一次与他的搭档出现分歧。 孔兴席希望能够按照天朝传统规则,以苏言的爵位为国号,定国号为楚。 但许赫反对了他的想法,许赫说道:「楚为国号未免地域性太浓了一点,不适用于大一统王朝。」 说罢,他朝着苏言的方向拱了拱手,道:「依臣之间,元明皆从《易·乾》中择取国号,元取自大哉乾元,明取自大明始终,我朝可取乾道变化的乾,或是万国咸宁的宁。」 似乎是为了防止有人不知道《易·乾》中的内容,他摇头晃脑,念到: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