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9章 (第2/3页)
到其他城里,后期利润不会太低。 若说这书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比起以往那些书生学子跟富家千金的爱情故事的转版,变成了一个家境贫寒但心性高洁的女子,没有进过学堂,却勤苦好学,哪怕面对的是个孩子也能不耻下问,在这样的境地下艰难的学习,最后遇到了一个富家公子,被她的才华所折服,与她惺惺相惜,不顾一切娶了她,最后恩爱一生。 一时间又掀起了那些学子的热议,纷纷表示若得此妻夫复何求,虽然他们的姻缘大多是由父母亲定,但那是相伴一生的人,自然也希望与自己有共同话题。若像那富家公子一样,娶到一个与自己惺惺相惜的,不至于他在这里知乎止也,另一个在柴米油盐酱醋茶,满嘴生活琐事,听着就觉得头痛。 甚至有人臆想,写出这本书的作者,是否就是娶了这样一个女子,才会写出此文,羡煞旁人。 不得不说,他们的臆想很神奇,但李有才文中篇幅都是围绕着那女子展开,也不知为何最后他们讨论的都是那富家公子,甚至艳羡那富家公子娶了一个惺惺相惜的女子,而不是夸赞那女子高洁的品质,李有才不理解,李有才震惊,但他不说。 因为无论他们臆想如何,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他靠这本书挣得盆满钵满,自然也不会想他们是如何去评价这本书的,更不会否定他们的猜想,毕竟都是衣食父母,他最主要的还是要挣银子。 但由此也可以知道,在那些文人雅客眼中,一个女子读书识字品性高洁,并不是值得他们特意去赞许的,她的人生还是要有一个男人,从而她的生命才有意义,仿佛她的价值只有嫁了人才能被评定。 他们随意的评定一个女子是否合格,艳羡书中的富家公子,是因为他们自诩高尚,一心只读圣贤书,并不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