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 陛下,大明的脊梁断了 (第2/4页)
“天真!” 崇祯话音刚落,跪在地上的方正化瞬间挺直了身体:“陛下,奴婢虽然不知道孙阁老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但奴婢是习武之人,知道久守必失的道理。 民间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战争也是如此。 我们是有城堡固守,但没对应的野战骑兵,他们完全可以用无尽的sao扰战术,每一次进攻我们都会耗费无尽的资源,而他们仗着骑兵的速度,损失会非常的小。 如果我大明朝局稳固,赋税年入五千万两,这种战术自然是可行的,可现在呢?” 崇祯没有回应,转身走到挂着的地图前,盯着山海关外的关宁锦防线,心中感慨万千。 后世对这条防线贬褒不一,有人说这条防线是明朝最重要的防线,因为他大大的阻挡了建奴入关的时间,一条防线耗死了建奴两任主人。 也有人说这条防线是明朝的的马奇诺防线,看似强大,实则满是漏洞。 仔细想一想就明白了,哪朝哪代哪个国家的防线会与敌人进攻路线重合在一起或者高度的平行呢? 对于一个势必要入侵的敌人来说,这种防线就是在逼着他们找其他的方法。 果然,崇祯二年,黄台极率兵绕道蒙古,避开锦宁防线,从长城的龙井口和大安口进入,攻占遵化,直指北京城。 在崇祯的看来,孙承宗建立关锦宁防线是进攻的同时兼顾防守,即防御建奴的骑兵,也作为日后收服辽东地区的屯兵点。 这也是他想重招孙承宗入阁的一个主要原因。 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