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章 棉兰港和51年度会议 (第7/9页)
矿业,也终于传来了一些好消息,雷霆矿业在西澳,买下了一个煤矿,终于可以让普拉里国际再购买运煤船了,澳洲煤矿再差也是比国内煤矿好很多的。 与美国西欧日本的公司不同,澳洲公司对于外资控股,并没有严格要求,而且西澳大利亚的自主权级别,非常高,很适合投资矿业,煤矿,铁矿的生产, 而且澳大利亚本土运输到布城也是挺方便的,圣赫塞其实更想在布兰卡港建设钢铁厂,因为那里更近,而且有铁路运输到全国,如果煤铁都要进口的话。 圣赫塞其实很想投资控股一些美欧日公司,但最终都放弃了,变成了一些战略性投资,最高控股投资的公司也不超过20%, 仍然赚了不少,圣赫塞出口赚的钱,不能直接换成美金,像法郎、雷亚尔、英镑这些钱,大多都汇入美国红木投资公司。 整个51年,圣赫塞对美国资金进的多出的少,大多数钱都是划入红杉投资公司,投入美国股市和指数基金,分享美国经济复苏的果实。 直到去年年底这时候需要买各种国外的设备,才撤掉了不少资金,主要是重型机械厂的投资和对日本公司的投资, 花掉了不少美金,其他大多数时候都是捂着的,毕竟现在美国股市长牛状态,多卖掉就是浪费。 像化肥厂、水泥厂、钢铁厂大多数都是用各种物资出口贸易一点点换回来的,也是相当不容易, 普拉里食品已经迅速发展,成长为了年销售额2000万美金的大型食品饮料公司,比去年增加了6倍多, 当然因为圣赫塞的原因,成为了互不统属的几个大工厂,玛利亚厂专门负责出口产品,普拉里厂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