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5 (第2/4页)
算无缘大位,那出来收拾几个臣子,不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朝堂上已经有很多人在后悔了,眼前这场景,实在让人琢磨不透。 “此前朕让众臣举荐太子,结果早就已经出来了,朕一直没有公布,就是为了等到所有的皇阿哥都到齐,由他们再举荐一次太子,若真的上下一心,那朕这个皇帝做的,看起来也没那么尽如人意。” 康熙有什么算盘,大概没有人能想明白,不过这话暗示得明显,若满朝文武全都上下一心举荐八贝勒为太子,就说明这些人对当今并不是那么满意。 所有人都诚惶诚恐地跪下,胤祯也只能随大流,这些京城的日子就是不好过,尤其是过年,因为膝盖和额头太不友好了。 皇阿哥举荐太子,而且是放到眼下这个时候举荐,想交份空白的奏章上去耍小聪明可是不行,胤祯不改初衷,直接投了四哥一票。 反正他得罪了那么多人,支持谁不支持谁,都不重要。 胤祯并非是最小的,十五也已经上朝旁听了,总共十三位阿哥,交上去十!三份奏折。 因为是当场写的,彼此之间也没有商议过,胤祯当时还挺好奇的,大哥和二哥会写谁,四哥会写谁,八哥又会写谁。 四哥从来都没冒过头,若是写了旁人那也不奇怪,但八哥说是写了旁人的名字,那可就滑稽了,若是写自己的名字,那也怪怪的。 康熙让群臣举荐太子,四面八方送过来的奏折早就已经分出来了,一直待了三个月才公布结果,但是让皇阿哥去见太子,却是当场就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