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4 (第1/4页)
里,曹李两家不是官最大的,但却是数额最大的。 无论是江南那边,还是京城,但是余下的那些地方,抓查证据这些都不是胤祯要管的事儿,他除了肩负起九门提督的职责,剩下的就是跟民间百姓科普这事儿的重要性。 贪官污吏,鱼rou百姓,做的钱财要么是民脂民膏,要么就是朝廷将用于改善民生的银两,这些个贪官吃的是百姓的rou,喝的是百姓的血。 朝廷下决心严惩,乃是顺势而为,为万民做主。 总之,在这个新旧交替之时,绝对不能引起民心动荡,也不能让一些人给朝廷泼脏水,影响朝廷的威信。 这些事儿是胤祯早就做熟练的,当年收缴欠银靠的就是在民间的宣传,童谣、戏折子、话本子、说书的段子,甚至连相关的标语都出来了,就写在城墙上。 曹李两家的宣传是他准备的大头,待今日过去,当官的戏份就会在京城上演,之后传遍全国。 跟民间大多数的剧本不同,他让人准备的剧本基本上没有什么艺术再加工,全都是实打实的事儿。 也没必要进行艺术加工,百姓天然就对官宦生活充满了好奇,贪官的生活有多奢侈难以想象,百姓就会越对这些人恨的牙痒痒,进而拥戴惩治贪官的朝廷。 这把舆论之火从京城点起,进而蔓延全国。 而此时的四爷,面对日渐丰厚的国库,面对已经翻了接近四倍的国库,来不及去安排这些银子怎么去用,而是要重新安排官员。 从一品到九品,各个品阶的官员都有落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