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五章 张网 (第3/5页)
坂田司令,终于下达了多路围剿乱匪的命令。其中的重点有两个:少年军总部和沙河军区。 主攻沙河军区沙河城的,是岛城、烟城的鬼子,主力部队超过五千人,加上同等数量的伪军,可谓兵强马壮。而此时,经过不足一个月的整编,沙河军区,以沙河城为中心的主力部队包括第一纵队一个团;第二纵队两个团和第三纵队两个团,不包括其他武工队,地方民兵,总人数也达到了五千多人。如果算上宝石镇的两个团,再加上武工队、游击队、民兵等,总人数也和敌人有的一比。 但是战争并非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首先看综合实力。这里面包括了人的因素、物的因素,还有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就人多因素,数量上少年军不吃亏,但是士兵综合素质显然比抗战初期的鬼子兵差不少;就指挥层面来说,少年军也显得稚嫩。当然了,少年军占着一个人和,在整个全局来说,这是最终取胜的决定因素之一。 再说物的因素,敌人武器显然更加精良,更加充足。唯一的缺陷就是补给。战线越长,时间越久,敌人补给漏洞就越多,这是硬伤。而少年军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当然需要过紧日子。比如枪支弹约,那可是补充困难。 总之,少年军利于长期作战,灵活机动;而对方,利于速战速决,行动不便。加上天时地利人和这种大势,战争胜负就有了眉目。 大本营的局面,尤其是敌我力量态势对比,与沙河地区相比更加险恶。单敌人兵力而言,就出动了二万多。好在根据地基础好,有较大纵深,可以和敌人周旋余地大。但是说起来容易,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