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节 (第4/5页)
里可以砍柴。 正当周清打算行动时,胡屠户找了过来。 “小周先生,你这是要打算去哪?”胡屠户提着一个布袋。 周清于是说了打算。 胡屠户笑道:“原来小周先生家里缺柴火,你跟我回rou铺,我送你一捆,正好还要拿点东西给你。” 于是两人一路回城。 路上交谈之后,周清才知道,原来村老听了他的课,午休时还找学生们问了问反馈,对周清第一堂课的教学十分满意。 于是做主提前支了十日的粮食给周清,请胡屠户给周清送过去。 胡屠户忙活一上午,也收好几头生猪,谈好价钱,后面自有手下的徒弟去结账拿猪。 胡屠户话也说得明白,因为见周清教的不错,哪怕周清没中秀才,村里也愿意一直请他做塾师。 胡村的民风彪悍,同时深知读书的用处,哪怕连童生都考不上,只要能读书认字,学一下算术,往后去城里,也能做个账房之类的活计,可不比在土里刨食强。 而且这些年胡村感受很深刻,官府的加派一年重过一年,哪怕胡村抱团很紧,可也扛不住真刀真枪。 村里人还是要多做打算。 只要周清能多教出几个可以做账房的学生,对胡村来说,也算是没白请。胡屠户还给周清算过一笔账,做账房的好处不止在于能领工钱,还能知晓商家需要什么货物,以及具体价格。 胡村背靠大山,又有田土,每年物产不少。 知晓了这些商业信息,就能更容易找到买主,能尽量避免货物贱卖的事。 这些经验,都是村里的老人们几十年如一日慢慢总结出来的。 而且江州城商业繁华,正适合做这些事。 胡村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