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好几层楼高 (第2/4页)
留下的评论和弹幕也是几何式的增长。 反观赵宇这边,就像个旁观者一样,在那默默的看着台上台下的众人们在互相吹捧。 赵宇他也不急着自己上场,因为他知道现场肯定有人想整自己。 他只需要等到那时候,再拿出自己的诗,那时候才能把气氛和效果推上顶峰。 ...... 孙康年,华国文坛上著名的诗人,写出诗比蒋正明都要好不少。 也不知道是文人相轻,还是说完全看不上赵宇的词。 他觉得像赵宇那种打油诗级别的词,都能被吹成古风救星,实在是大大刺痛了他。他觉得所谓的‘国风’,是在彻底的侮辱古词。 所以在网上那么多诗人里,骂赵宇最狠的就是他了。 孙康年觉得今晚就是个很好的机会,能向全网证明赵宇他是个肚子里没墨水,是个不会写诗词的人。所以也是他极力主张给赵宇发文会邀请函。 孙康年还准备了一首好诗,连作协他们都觉得非常的好,是用来作为文会的压轴作品的。 他预想着,踩完赵宇之后,再拿出这首诗,助推现场的气氛,让古诗的魅力尽显在全国人民的眼前。然后他孙某人的名字,也能在推广古诗词魅力的名单上留下自己的影子。 用别人来抑,他亲自来扬,这个计划堪称完美。 现在这个时间点孙康年就觉得很合适,再晚一点就要进入评审环节了,他要在评审时间前上场读诗的。 待上一个人诵读完诗作后,孙康年走上了主席台,润了润嗓子,说:“我孙某人,很荣幸能受邀到此次东江市中秋文会,这次文会给我感觉,举办的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