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队长,想当官不? (第5/6页)
人之间的合作,因此屡屡发生高原人叛降清廷事件,导致明朝军民领袖,也就是那位卧底到了总督身边的谋士王秋被杀。 初步,贾六也只能如此拼凑了。 现在金川番军的组成及势力归属,相互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明朝军民占的比重是多少,高原人起到什么作用,因为缺少第一手情报,他无法做出任何判断。 大体上,金川这边的情况有点像清军同缅甸打的几次战事。 因为缅甸军中就有大量明末逃过去的明军后代,其中绝大部分是民族英雄李定国部的后裔。 虽经百年,衣冠不改,抗清光复中原的志向也始终在一代接一代的传承。 站在那些誓死抵抗异族的明军后人角度看这场战事,他们帮助缅军对抗清军肯定是正义的。 站在已经实质占领中国的满清角度看这场战事,一心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明军后代似乎又成了国家罪人。 很矛盾。 但又实实在在存在。 历史,不是史册上的寥寥几笔,而是掺杂了太多悲欢离合,掺杂了太多家国大义,掺杂了太多时代悲剧。 绝不是非黑即白! 贾六不会对无法回到故乡的同胞做评价,但他却终是明白为何乾隆要不惜倾尽国力、不惜折损无数士卒,不惜斩杀那么多督军大臣,甚至拒绝与金川高原势力的和谈也要踏平金川,原因就是这里有一团可怕火焰——反清复明的火焰! 星星之火,可以燃原。 乾隆大约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 吃完饭后,贾六让杨植去结账,之后带着杨遇春直接下楼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