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月鬼哭(28) (第1/3页)
月溪大师批判说:[空,假,中,]就是孟子的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28) 老伯说:一心,没有空假中之分。 佛性不二!不分空假中!空非空,假非假,不在中间! 月溪大师批判说:一念不起,无生死,便是本来面目,一念起,有生死,便是眾生,就是老子的无极太极!太极起念,无极不起念,婆罗们的冥諦,生觉,冥諦不起念,生觉起念。这不是佛法性? [佛法性,真心智慧激浪,妄心唸唸不息。]老伯说:[色受想行识五阴为一念,要等他走完,自然的运行,最后回到如来地,运行中是妄,来到如来地是真。所以妄中有真,不能说全是妄? 念中,还是有真有妄! 无念,不起念,流注不记名不生相,你岂知它是真是妄? 所以不能用念与无念来分? 应该说:念与无念不二,如来心中坐,方便无二门。] 月溪大师批判说:[眾妙之门],是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眾妙之门的说法。 老伯说:佛法其实很平常,没有妙,也没有门。 对立分别时,不开悟,以为佛法妙,佛法有门,开悟时,佛性充沛不二,无所不在,则没有门,妙与不妙也不存在,感觉回到本心真如中。合而为一。 开悟了,自性与天地间的如来藏相应,不增不减,是平常心地。佛性又何必有门把关?大开大放,一心智慧,没有门,不必惊讶! 月溪批判说:[一念觉是佛,一念迷是眾生],亦是从孟子的良知良能来的! 老伯说:五阴心念到达如来地,当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