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的人生模拟器_第013章 90年代都没排上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13章 90年代都没排上队 (第3/4页)

  要不然,未来女首富张女士,为什么辞去合资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工作,放着大好前景不要,带着几万块家业跑来港岛收废纸??80年代初中期万元户显赫一时。

    人人羡慕!

    那位却果断辞职带3个万元户家当来港岛收破烂,几年后砸了一亿多美刀回去建造纸厂!

    几年而已,这是哪来的3万华夏币变一亿多刀?废纸!

    就这,还是指八十年代初中期,大部分废纸回收生意,都把持在港岛社团,比如新记、14堆、和记或义盛那种小字头手里。

    颜色和赌、走粉之类一般是社团标志,但你别以为社团所有产业都是那些,走私红油、烟草、电器等等,也是社团暴利产业。

    废纸回收同样如此。

    那位女首富来港岛收破烂,初期没少被社团压迫,比如一群烂仔说你收废纸?那带来一百斤泡了水,烂的不能用,还因为水份增重许多的废纸,逼着你收。

    再如黏了很多垃圾清除困难或清不掉的废纸,也逼着你收。

    那位起家,都少不了初中期和社团斗智斗勇!

    斗过后都有那样的暴利。

    当然,张女士不是只靠港岛废纸业起家的,她最大暴利是从阿妹家收废纸,运回内地。zWWx.org

    怎么说呢,八九十年代,华夏航运集团,从港口运货到阿妹家西海岸,往往载满货物,但回程十趟有一半是空船回来,原因,那时期华夏外汇太少,想从外面买足够货物,没外汇。

    空船回程?!!

    就像21世纪一二十年代,我从县城打出租到隔壁市,明明是单程,司机也问你要七八十元,单程收双倍,但回来时,路边有路人,一看是我们市的出租车牌,拦车,可能十块二十就坐回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