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9章 米国曾经的危机 (第2/2页)
陈长安在窗前来回踱了几步,继续在脑海中,整理着有关二三十年前的那场席卷欧洲的经济危机。 国际游资从1992年7月,就开始从各大金融机构中借走大量英镑和里拉。 然后,九月在外汇市场卖掉,换成德国的马克。 大规模抛售米国的英镑和意大利的里拉,使得市场陷入恐慌。 这些国家央行尤其是米国央行——米格兰银行,不得不拆解巨资,来购买各自的货币,来维持原汇率。 罗斯利用媒体继续释放不利于米国的消息,英镑持续下跌,空头逐渐压过多头。 米国政府为了扳回局势,从国际银行借入资金继续买入英镑,企图阻止英镑继续贬值。 但此时,市场看空英镑的趋势已经形成,以罗斯代表的国际游资势头正猛,甚至连很多本土米国机构也加入了做空英镑的行列。 虽然政府在市场上不断承接这些“空军”抛售的英镑,但国际游资也在不断加大抛盘的力度。 大量基金、小银行以及米国百姓都受到了当时气氛的影响,恐慌的情绪造成大家争先恐后地抛售英镑。 就连本国人也不敢握着英镑,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就彻底变成了纸,买一小袋米可能要用一麻袋的钱去换。 如此,“空军”形成了碾压之势。 陈长安拿出了一个笔记本,做着笔记。 “控制舆论,稳定基本盘!” 不引发大量抛售,产生从众心理,就要先给予足够的信心,新媒体、舆论是一柄双刃剑。 陈长安的目光,再次落到了屏幕之上。 1992年9月15日,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已经跌至欧洲汇率体系规定的下限,英镑处于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的边缘,米国只能殊死一搏! 之后的一天内,米格兰银行为了吸引资金回流,拉升英镑汇率,歇斯底里地将汇率提升了两次。 由10%分两次提升到了15%。 如今,若是利率提高了0.5%,那就是极大的新闻,朋友圈、各大媒体都会疯狂转发! 米国光是一天就提升了5%,陈长安深深地感受到,这是多么绝望下,才做出的疯狂cao作。 可惜,收效甚微,欧洲资本市场根本不买米国央行的账,再加上对方倾泻式的抛盘,英镑的汇率最终跌穿2.778的最低限。 至此,米国政府动用了价值26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最终还是惨败。 当天晚上,被迫宣布退出欧洲汇率体系。 这样,英镑汇率就不会维持在一个固定的区间内了。 英镑,犹如脱缰野马般开始编制,之后的几天疯狂跳水!英镑兑马克贬值16%,英镑兑美元贬值26%。 米国人史称黑色星期三。 罗斯也被经济学家杂志社称为,打垮米格兰银行的人! 【作者有话说】 一点多了~~~ 有点烧了,吃点药睡觉! 晚安书友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