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头铁翰林院 (第4/4页)
未免天真。” “金银财帛之物,一则可稳住贼虏,保证天子安危,二则,也向贼虏宣明我大明迎回天子的决心。” “如此再遣使和谈,方有可能救回天子。” 高谷很显然是仔细的考虑过这件事情,说出的话也十分有条理。 而且一句话就戳破了殿中多数大臣都心知肚明,但是却不敢说出来的真相。 那就是,贼虏既然挟持了大明皇帝,那么肯定是要捞够好处的。 想要不付出一番代价,便救回皇帝,是不可能的! 当然,高谷敢这么直接的说话。 是因为他和陈循二人,不仅仅是翰林学士,他们身上分别都挂着吏部侍郎和户部侍郎的虚衔,以入直文渊阁。 换句话说,他们两个不仅是翰林院的掌事官,也是内阁大臣。 凭借这一层身份,他们在朝中的地位,虽然尚不及六部七卿,但是也高过普通的侍郎。 所以说话之间,并没有太多的讲究。 似这般鞭辟入里的剖析形势之语,别人并不是看不懂,而是不能说。 只有像高谷,于谦这种至少是六部侍郎级别以上的大员,才能这般尖锐的直指问题核心,而不必害怕他人非议。 高谷的一番话说下来,让殿内的气氛有些凝滞。 许多官位不高的大臣,比如工部那位特殊原因,只郎官之身便列席此处的大臣,都有些懵神。 在他们的眼中,六部,大理寺都表明了态度,都察院虽然没说话,但是大概率也是支持于谦的。 座上那位郕王爷,虽然没怎么说话,但是明显也是倾向于于谦的。 这等大势之下,高学士果真如此头铁,定要和这么多大臣作对?月麒麟的皇兄何故造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