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一章科学技术的最大绊脚石 (第6/13页)
了口水,紧跟着开始研究,你说戚家军如此厉害,说是现在明朝第一军也不为过,为什么自从覆灭之后,就没有重组过呢? 从资料上显示说,朝廷曾经想要重新组建的,只是义务与宁波的男丁没了,所以不在组建,那不用义务兵不行吗? 为什么非要用义务兵呢,义务兵有什么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兵吗? 李朝生想着查资料,看了会儿,发现主要原因是,明军怕死,每临战阵多有畏缩者,而义务人不一样,团结好斗,甚至可以自发组织起来,抵抗跟他们抢银矿的外乡人。 所以这一带兵卒比较优秀,是戚家军的根基。 李朝生看着,却摇了摇头,这不是主要原因,探究根本,士兵为何怕死,这是有原因的,不是用地域来划分的,虽然地域也有关系。 可是最核心的部分,是利益,是归属感。 明军最多的使用是卫所制度,卫所制的弊端前面已经说过了,压迫性极强,士兵很多都是自己所在卫所百户,千户的奴隶,拿着微薄的粮饷,吃饱都是问题,我们还给你玩命,你是不是扯淡呢? 而且士兵完全没有归属感,打仗完全就是跟着混,反正打赢了,拿奖赏的是当官的,我们拼啥拼命,能摸鱼就摸鱼,能跑就跑吧。 而戚继光的戚家军不一样,用的是募兵制,当兵是拿工资的,而且还不低,每人每年十八两银子。 有了钱,那就有动力了,外加义务兵源确实优秀,所以才能练成戚家军。 说白了朝廷练不出戚家军,主要是明末财政不支持了,而且戚家军的装备,也贼耗钱,戚家军在当时已经大规模用上火铳,甚至是更加先进的鸟铳了。 要知道一根火铳,从材料费到人工费制作完成后最起码需要四两银子,而当时的朝廷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