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06. 最温暖的(5K) (第3/9页)
冷却下来的气体出现在阿尼姆斯菲亚的身周,随后逐渐碰撞,凝华,融合。 撞击带来的热量足以将所有的金属与泥土融化。 最终一颗由灼热的流淌着物质所组成的“天体”勉强达到了流体静力平衡,以球形的姿态将阿尼姆斯菲亚手中的乌拉诺斯之枪作为核心出现在了他的身周。 其上流淌的岩浆冷却,凝固,大大小小的冰块与陨石再度坠落在星球的表面之上。 这次的星球并未在大大小小的冲击下再度融化,而是仅仅在表面上出现了诸多大小不一的环形山。 坠落中被融化的冰块重新变为了覆盖着星球表面一大部分的冰层。 与一颗庞大天体相撞所产生在高温下变为暗红的有机物同样出现在了星球的表层。 隐隐之中似乎有着另一颗星球在这次碰撞之中产生,但却并未浮现在阿尼姆斯菲亚的身边。 将那个以载人渡过冥河的摆渡之神所命名的卫星在此刻显现出来未免太过晦气。 不过,其在冥王星表面上所留下的巨大的暗红色区域“克苏鲁区”却清楚地显现了出来。 那是阿尼姆斯菲亚对冥王星最深刻的印象之一。 随后是在其一旁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巨大心形雪原“汤博区”。 环绕在冥王星赤道周围的“黄铜指虎带”,此外还有点缀在冥王星南半球的其他暗红色“巨斑”。 克鲁恩斑、阿拉斑、孟婆斑、炎魔斑、魔苟斯斑; 郑和山、伊德里西山、巴瑞山、希拉里山; 挑战者丘、联盟丘、哥伦比亚丘; 孙悟空槽沟、伊南娜槽沟与杜木兹槽沟。 那些组成阿尼姆斯菲亚印象之中的冥王星的要素悉数出现在了这被他用魔术所构建出的天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