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_525 天子威严 (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25 天子威严 (二合一) (第4/7页)

了许多年轻官员生动了上了一课,这才是深不见底的官场本质!

    言官清流们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把目光放在了吏部尚书王直跟吏部尚书胡濙身上,他们俩个才是真正排班位列文官一二的栋梁重臣。

    只要这俩人站出来领衔反对,那么文官集团依旧能团结一致,逼迫皇帝做出让步!

    “大冢宰,身为吏部天官,百官之首,难道不应该站出来拨乱反正吗?”

    “还请大冢宰出列纠正君王!”

    “大宗伯乃六朝元老,朝中威望无出其右,当仗义执言。”

    ….“礼部掌管宗法律令,当劝谏陛下人伦对错!”

    这一刻明朝的言官清流们,终于展现出来了他们不畏强权的一面,哪怕对方是至高无上的皇帝。

    可能言官身上有着诸多的缺点,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跟“职业喷子”无异。但不可否认的是,只有这么一群耿直,甚至是有些“天真”的人存在,整个朝廷或者国家才有纠错的机会。

    明朝中后期当言官清流被“大礼议”打断了嵴梁,沦为朝中党争的口舌后,整个王朝就不可避免的走了下坡路。

    可是面对文官清流的愤慨跟抗议,站在为首位置的吏部尚书王直跟礼部尚书胡濙,就跟没有听到一般,宛如静立的凋塑不闻不动。

    皇帝“先斩后奏”连发两道圣旨,再加上诸多阁部大臣出列表态,已经流露出志在必得的决心。王直本就是软弱之人,他为官最多就是做到顺势而为,绝不会做逆水行舟之事。

    至于胡濙能成为六朝元老,如今还稳稳的站在文官最前列的位置,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他早就习惯于明哲保身。

    明朝文武官员中许多能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