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小文归来修订 (第1/9页)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无论我们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时刻不停地转换观察身边事物的视点,从各个角度获得认知,不断完成自身的人格塑造,而社会伦理和社会规则就充当着修正、指导我们判断接受事物正确性的基本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并引导约束我们的相应行为符合社会基本秩序和利益规范” 思想道德女讲师带着微笑在学生中间慢慢走着,手里没有任何教案,如同有感而发一样侃侃而谈。 “从原始社会道德伦理的淳朴的、以维护和追求氏族整体利益的单纯道德威信,到现在流行的功利主义和权利道义,都是人们在思想道理伦理探索中的进步和发展,且不论社会伦理的理论分支何其之多,孰对孰错,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人的生活内容复杂化、行为多样化以及人与人之间更为密切便捷的沟通,很多人对自身的行为探讨已经从‘做什么样的人更好’转变到‘做什么样的事更好’上,对真善和品性的追求开始退为其次。 功利主义所倡导的以最大化利益做为道德判断标准,哪怕是所谓侵犯他人以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幌子行为也成为了可取,这种‘谋利学’引起权利和义务的混乱,补人们对社会规则的需求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得不寻求越来越多的规则来对人们的行为和人际进行最大的约束这就是由个人道德优先原则汇集而成的功利主义。 而另一种现代权利道义则认为,制度伦理原则先于个人道德原则,社会正义原则先于个人行为正当原则,只有规则符合正义,个人才能行为正当,权利和义务的遵守才能正确履行。 现代道义论和功利主义,是人们始终面临的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