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_第240章 父债子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0章 父债子偿 (第1/4页)

    当听完常升对于宝钞的剖析,朱标不禁瘫靠在了椅子上。

    经这一比喻。

    他总算解开了埋在心底数年的一大谜题。

    为何他父皇能平白点石成金,将区区的一张纸当成其上所印的面额等额的银钱来用。

    就算宋时就有交子出现。wap..OrG

    为何宋廷就没如大明朝这般点石成金的手段呢。

    原来这宝钞上印的不是钱。

    而是他老朱家的名声,大明王朝的信誉。

    可倒回头来。

    再仔细想想,大明朝自洪武九年至今已经印了多少宝钞?

    朱标自己都已经记不清。

    总之只要一有战事,朝廷周转不开,他爹就会让宝钞提举司加印,后头甚至发展到朝廷运转不开,也会加印,再有就是宝超用久了折旧些,也会加印,迄今为止不说多,两千万两是绝对不止了。

    这么多的宝钞。

    除了用作俸禄发放百官,也曾用于大宗物资,如盐,铁锭的采买等等。

    不难想象,随着各种交易的流通。

    这些宝钞零散开来,最终也是流向最底层的小商小贩,只是按照百姓一贯的习惯,有了这些大额且方便存储的宝钞,老百姓一般都会把它们当作存银留下来,等待以后备用。

    这怕也是宝钞初印这些年,这些宝钞还能足额兑付的根本缘由。

    可随着时间日久。

    再不加以及时的控制。”

    “有朝一日,百姓的存银不足以消化掉这些滥发的宝钞,辛辛苦苦攒下的钱赢,还不够一家老小生存用度时,朱标都不敢想象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