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_第76章秦献公的改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6章秦献公的改革 (第2/10页)

努力学习魏国的强国之道,同时还密切关注着秦国和国际的局势变化,只等有朝一日时机成熟,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

    公元前385年,秦简公去世,把一片江山交给了自己儿子秦惠公,不久之后,秦惠公也去世,秦简公才两岁的孙子秦出子坐上了秦国国君的位子。此时的秦国,把持朝政的不是别人,正是秦出子的母亲。只是这个人并不善于治理国家,在她当政之时,大肆重用宦官和外戚。秦国老贵族与之爆发了激烈的矛盾,由此使得整个秦国的内政极其紧张。为了缓和这种紧张的局势,秦出子的母亲只能用赏赐去麻痹他们,这样一来,矛盾虽然有所缓和,秦国的国库却就此一贫如洗。

    秦出子之母又想出了依靠加重地主和自耕农的税收来维持国库支出的办法。她没有料到,这样一来,秦国的矛盾更加扩大,眼看着她的统治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前文中提到,魏文侯逝世,其子魏武侯即位,在魏武侯的雄才大略下,魏国的发展到了另外一个高度。甚至齐国田和也是依靠魏武侯,才得到了周天子名义上的认可。这样一来,魏国和齐国的关系得到了很大的缓和,三晋之地内部却爆发了一系列的矛盾。赵国将都城迁到了邯郸,因为此前的中牟特别容易受到魏国的攻击,到了邯郸,赵国的防守便上了一个台阶。

    有人不禁疑问,此前三晋不是团结一致,到处征伐,甚至一度让天下群雄为之束手吗?何以现在会相互防范、兵戎相见呢?原来,在三晋联军多次打败齐国、楚国、郑国、宋国等国家之时,由于赵国在北方,被秦国、韩国和魏国包围,好处都让韩国和魏国给占了,赵国只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这让赵国的心理出现了很大的不平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