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章桃花夫人 (第6/7页)
们在为其凄绝动人而感喟时,也对息夫人的命运有着不同的思考和见解。唐人王维在其诗歌《息夫人》中写道:“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在王维眼中,楚王因贪恋美色而行不义之举,通过残暴的方式毁人家庭,甚至认为以今日荣华富贵的恩宠可以让息夫人忘却过去,无疑是无德无行而又愚蠢可笑的。而息妫夫人虽身处楚宫,却时时心念旧人,虽然身不由己,但却在绝望与哀痛之中坚守内心的忠贞,实在是有贞有烈的典范了。事实上,息夫人在楚国灭蔡,为息国国君报仇之后,便以自尽的方式,追随夫君而去。 然而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牧对此有着不同见解,他说:“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毕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杜牧暗讽息夫人红颜祸水,惹得国破家亡,自己却没有立刻自尽以谢,反而选择偷生,实乃可悲可恨。 然而,无论是王维还是杜牧,似乎都忽略了楚国灭息、蔡二国的根本原因。楚文王志在中原,而息、蔡二国又是楚国走向中原必须迈过的门槛,两国所在的汝水、淮水领域乃是楚国挥师北上和东进的咽喉之地,必须抢占先机。楚国灭息、蔡之后,以两地为重镇,特别委派官员进行镇守管理,并将其地位拔高到中央直属辖区,足见两地的战略地位。 因而不论以何种借口,息、蔡二国必是楚国的囊中之物,这一命运不会改变。而“桃花夫人”不过是楚文王战略决策下的额外收获罢了,她的存在,只能是被强行拉上前台的小小注脚,而不会成为决定历史大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