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_第155章赵国最后的大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5章赵国最后的大将 (第2/6页)

就被秦军攻克。

    秦军遂长驱直下,兵锋所指直向邯郸进军,形势万分危急。如果这一次再让秦军围住了邯郸,诸侯就再也难以凑集当初的合纵大军来援救赵国了。

    此时的李牧正在雁门镇守,赵王闻讯急忙派遣飞骑前往雁门,拜李牧为大将军。李牧临危受命,急忙率领大军,星夜兼程从雁门南下,以求在秦军围困邯郸之前,于半路之上抵御和阻击秦军。

    与此同时,邯郸方面也派遣了一路大军,很快就和南下的李牧大军会师。大军转而向西行进,和秦军对峙于宜安附近。眼下的情景很明显,秦军连战连胜,士气如虹,如果仓促之间让赵军和秦军硬碰,则赵军取胜的机会必然不大。所以李牧采取了高筑营垒、坚守疲敌的策略。不管秦军如何地骂阵、叫阵,赵军就是不为所动,军队要速战速决,最为讲求的便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樊於期身为秦军大将,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昔日廉颇为赵国大将之时,同样是坚壁清野,固守不出,待得秦军疲惫,粮草不济之时,便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进而乘胜追击。樊於期认为,此次李牧同样的坚守不出和秦军对峙,想必也打着和廉颇一样的算盘。

    但是秦军千里跋涉,远征赵国,粮草必定不济。长久下去,如果战事没有推进,则最终会不战自溃。于是,樊於期定下了一条计策,亲自率领主力进攻肥下,企图给赵军造成一种错觉,以诱使赵军放弃城池,出门救援。只要赵军走出了城池,则秦军就可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李牧早就看穿了敌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