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_第111章平衡赵国的文武局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1章平衡赵国的文武局势 (第5/5页)

,他就下令士兵进攻。这时候,赵括出来意欲阻止赵奢这一进军方式。赵括是赵奢的儿子,在当时看来,这对父子都属于天纵奇才,能够一起从军,征战沙场,可谓珠联璧合。所以赵括在军中的地位,无论于公于私,都较一般将领为高。赵括眼看父亲欲要强攻麦丘,遂直言不讳地向赵奢进言,认为强攻不仅难以在一个月内攻破城池,还很有可能损兵折将,遭受更大的损失。正所谓“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子兵法·谋攻第三》)强攻应该是最后无奈的选择而绝对不是第一种选择,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麦丘,只能智取,不能力敌。赵括判断,麦丘的粮食尽管还没有完全吃光,但肯定是不多了,因为城头上的士兵已经显示出肌黄面瘦的状态,甚至有的还出现了体力不支的现象。因此,此时最好先搞清楚麦丘的虚实,暂停进攻,进而制定最简单易行的办法。

    赵括所说的道理,赵奢何尝不知,只是他一时之间,还没有想到破城的更好的办法,而且对于城中是否的真的缺少粮食,赵奢也没有确凿的证据去证明。因此,赵奢虽然对赵括的论断表示赞同,却不能够听赵括的话,遂下令攻城。

    (本章完)

    /104/104501/28130940.html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