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_第128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8章 (第1/3页)

    太极宫。

    李世民的注意力放到了四大发明之上:“造纸术、印刷术,不知另外两大发明是什么?”

    要不,也顺便讲讲呗?他和汉武帝微妙共脑了。

    【这么顺下来一看,选择各种文学形式和社会生产力关系也挺大的,我们现在学习的白话文,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历史的产物了。

    不过在古代,白话小说向来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只是用来寄托闲情的,地位并不高,虽然,这并不妨碍它在民间的受追捧程度,比如四大名著,风靡了多少年啊。

    因为受众广泛,很多有识之士开始用小说来启发民智,到了五四时期,小说的地位节节攀升,一跃成为新文学的金字塔顶尖。】

    嬴政刘彻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还是讲新文学?

    和几位陛下很有共鸣的白居易:我就那么不配讲一下吗?

    不同于上面的诸位,已知自己会写出四大名著的罗贯中和曹雪芹却是目露振奋,后世竟如此追捧他们的话本,有被激励到!

    二人当场决定今夜再写三回,不能辜负后世的厚爱。

    【前面说郁达夫的古典文学渊源很深,这在他的小说里也有体现,他的作品中,彷徨落魄的男主人公总会遇到一个沦落女子,或是□□,或是旅店侍女,或是酒馆当垆的女子,他同情他们,又自伤自己的沦落,大家觉得这种模式有点像什么?】

    唐朝。

    唐宣宗李忱精神一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白乐天《琵琶行》的同调!”

    【是的,这种“倡优士子”的模式极具传统意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白居易的《琵琶行》而那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这声感慨穿越时空,令无数人共鸣不已,今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