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1章 回家 (第4/10页)
周家人喝酒很少,即便喝酒也是浅尝即止,从不狂饮。 他们更愿意,喝完酒后,坐在一起谈天说地,畅想未来。 今年也不例外。 刚过六点,团圆饭吃过,将碗筷撤掉,在地桌摆上为新年准备的果脯、糖果、大枣、瓜子、花生,又沏上一壶红茶。 过了这个春节,按吉春人常用的虚岁算: 1948年2月出生的周秉义,27岁; 1948年4月出生的陆天、郝冬梅,27岁; 1950年10月出生的周蓉,25岁; 1952年7月出生的周秉坤,23岁; 1953年4月出生的陶俊书,22岁; 1959年9月出生的周玥,16岁。 这里,成了年轻人的世界。 与往年有些不同的是, 郝今龙夫妇坐在地桌一旁的炕沿,一边照顾小长乐和冯楠,一边做听众,听着围坐在地桌青年人,在那高谈阔论,指点江山。 先开口的是陆天,虽然周家和郝家这些年青中,周秉义年龄最大,也更有大哥的样子。 不过,对周家,包括郝家,这几年贡献最大的自然是陆天。 无论是周秉义还是周秉坤,都对陆天十分佩服。别人的话或许将信将疑,陆天的话,都像语录一样,牢记在心里,并且付诸于行动中。 说了一些过年该说的祝福语后,下面的话陆天是说给周秉义的:“大哥,现在周家两个媳妇都回吉春,家里明显阴盛阳衰。我觉得你应该争取一下,早一天回吉春,对周家、郝家都好。” 听陆天这么跟自己说,周秉义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