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0【热卖】 (第2/4页)
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过时。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兰如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 这首歌是后世台湾歌手刘文正所唱,属于脍炙人口的校园民谣,大陆70后、80后的朋友应该十分熟悉。 但它的歌词作者,却正是胡适。 “啪啪啪啪啪啪!” 一首歌唱完,众人热情鼓掌。 陆小曼双眼冒光,笑望着周赫煊说:“明诚这首歌太好听了,清新有趣,跟时下流行的歌曲都不一样。” 废话,民谣运动还得再过50年才兴起,这种曲风已经超前半个世纪。 徐志摩疑惑道:“这首歌好像是适之兄的《希望》改编,但歌词又有些不同。” 胡适此刻非常高兴,拉着周赫煊的手说:“好听,非常好听!改得比我原诗还好。” “适之兄谦虚了,我这首歌只是小情调,你的原诗立意更加高远。”周赫煊连忙谦虚道。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周赫煊说的是实话,胡适原诗创作于六年前,当时正值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诗中的“兰花草”隐喻新思想,希望花开,其实是指希望新文化、新思想能够在中国开花结果。 而歌曲版的《兰花草》,虽然改得辞藻更加优美,更加符合韵律,但在格调上却落入下乘。 既然如此,也足以让胡适欢欣雀跃了,自己的新诗被改编成歌曲,对文人而言不失为一桩美谈,瞬间就将周赫煊引为知己。 陆小曼迫不及待地说:“明诚,快把这首歌的谱子写下来,我要学唱。” 就在周赫煊撰写歌谱时,客厅里张嘉铸扯开嗓子大喊:“人呢?人都到哪儿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