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_十二 今古文之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二 今古文之争 (第5/7页)

 汉帝国的统治者们需要的是一套统御四极的“天子礼”,而今文经学理论中的“礼”实际上是士人的礼,他们按照这套理论所能做到的,是【推士礼而至于天子】。

    这也就意味着,在今文经学的礼学理论中,天子和士之间没有本质区别,天子能享用的,士也能享用,双方的区别在于数量多少,而不在于有没有,能不能。

    更别说在武帝时期一度兴盛的公羊春秋学派,这个学派更加直接,说什么【天子僭天,诸侯僭于天子,大夫僭于诸侯】,一切问题的缘由都是天子做的不对才导致下面人做的不对,所以天子必须要以身作则。

    核心思想就是天子如果犯了错,那么就没有资格责怪下面人对他犯错。

    这套思想要是稍微延伸一下,那可就是天囚理论了……嘶,不敢想不敢想。

    这能满足汉帝国统治者们的需求吗?

    秦已经变天子为皇帝,皇帝在地位上已经和周天子全然不同了。

    大人,时代变了。

    统治者对今文经学和今文学派的不满源于此。wap..OrG

    而古文经学和古文学派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横空出世”了。

    比起今文学派和今文经,古文学派和古文经更倾向于配合统治者,主动顺应统治者的需求从而创造出符合统治者需求的理论。

    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指导方法,以《周官礼》对抗今文学派的《仪礼》,宣称《周官礼》是周公所作。

    在实践方面,他们使用《左氏春秋》来对抗今文学派推崇的《公羊春秋》,并且也宣称《左传》当中所记载凡例的也都是周公所作。

    反正就是抬出周公的尊号压制孔子,试图以此获得今古文之争的胜利。

    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