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门阀之上 第18节 (第9/13页)
陆昭听完,思忖片刻道:“殿下若无臣女这两万人,最好的情况便是拖至后期,等待各家利益权衡后,帮助殿下将周、蒋二家吃掉。但殿下有没有想过,崔家愿意帮助殿下,还是因为上庸联系荆州紧密,楚国未除,想着日后殿下是要重用他家的。但若战局拖得太久,上庸、荆州皆空虚,楚国又怎会作壁上观?对崔家来说,殿下的恩重不过是锦上添花,荆州的存在才是生死存亡。若楚国异动,崔氏必会班师回援,怎么会管殿下的死活呢?” 最后一把刀,到底是捅出来了。 第46章 归否 元澈听罢有些惊愕,上庸的重要性以及崔氏所有动作的出发点,都是以楚国的变数作为考虑的。这一点他并没有料算到。 亮出了最后的利害,陆昭也将条件松了松,她想,父母留在长安,应该是他最后的底线了。而陆家也需要有人在中枢,陆冲出质魏国,人际上无需担忧,但因为不是嫡子,还是需要有父亲的爵位抬一抬。 作为曾经方镇出身的陆家,陆昭太清楚中枢与方镇之间的连带与关合。若只有中枢而无方镇外援,则中枢不能发声。若只有方镇而无中枢,那些核心圈层的世族随随便便一个政策,一个大义,就能在舆论上把方镇玩弄于股掌之间。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方能发挥出应有的力量。这也是为何南方世族虽然投降,却那么热衷于在太子这里分一杯羹。 于是陆昭道:“殿下既然觉得放臣女父母留在江东不妥,那便放臣女族叔与弟弟留在江东。并且请殿下不吝吴郡或是会稽太守一职,赐予陆家,以保此战无虞。”她顿了顿,看向元澈,最后仍是决定加上了一句过分的话,“虞衡依旧北调。” “虞衡不北调,还任大铨选。” “也好,那臣女也退一步,便如殿下所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