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因果 (第3/6页)
话对随吕布多年的上党军没什么影响,毕竟他们早与凉人势同水火,如今吕布一步登天,想必也少不了他们荣华富贵。但对那些三辅士卒而言,则大有成效,他们本就是王允政变前,董卓授意新征的军卒,还未来得及实战,便又被朝廷所掌控,参与了郿坞之战。但此时接连两次与凉军战斗,即使知晓有援军,他们也不想再战了,不少人都蠢蠢欲动,试图从土山上逃出长安城。吕布察觉出异常,领着陷阵营先杀了几个领头闹事的,这才勉强镇压下来。但对后续的战事来说,吕布自己心里也没底了。 王允听完后震怒道:“国家毁坏,正是有这群无心无肺之徒!食国家俸禄,竟不思报国,国家怎能安宁?战后,我必严惩尔曹!” 可此时愤怒于事无补,王允身为辅政大臣,必须要安抚军心。 有人提议分赏财货,但王允此前已赏过一次金银,而且他素来节俭,积蓄并不多,分到士卒头上也没有多少。王允又不愿意调用天子的府库,此事只好作罢。 于是又有人提议说,不如提拔一些杀敌的勇士做校尉将军,如此也可振奋人心。但王允对此怒斥说:“国家要职,岂可仓促私授?先帝当年滥发官职,才有今日之祸,如今外援将至,却反而要我近败朝纲吗?”又作罢。 释放蔡邕之事此前已经议过,也没有人再提。最后只好说,皇甫嵩的遗体至今尚未下葬,司徒不如前去皇甫嵩府上拜祭一番,以示朝廷对其尊重有加,皇甫嵩在军中毕竟声望颇重,如此多少也能军卒心安。 这回王允倒是没有拒绝,他对暴露自己诬陷皇甫嵩一事其实颇为后悔,此时便说:“皇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