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彰武_第二十章 纷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纷争 (第4/5页)

他生平从未受过如此大败,对城外凉人的怒火,都已超过在他脸上留疤的孙坚。

    双方定好犒赏的时辰,这一日才算结束了。

    到了辰时,天子再次召开朝会,董承向天子上表,请求大赦天下,不仅将王允生前抓入诏狱的朝官释放,还下令对困死狱中的官员进行昭雪追封,且令剩下的两千来名死罪囚犯充军,只要他们活过此战,便也能重获自由。

    天子准奏。

    这时候,轮到群臣发言,先出言的是袁氏门人,他们唯恐董承放出那些官员后,事后与他们算账,极力主张应当除恶务尽,显示朝廷强硬,否则叛军便会以为朝廷软弱可欺。随后,又有人上表如刘和前言所说,主张此时王允已死,正和此前钟繇所说的凉人条件,不如暂且与凉人议和,等并州牧大军临近再做打算。

    没了王允,双方互相攻讦毫无顾忌,很快这方骂那方软弱国贼,那方又会骂这方偏激无策,越来越多的官员参与进来,朝会上乱做一团。

    还是董承以失礼为由,让宫卫拿了五名官秩较低又挑头闹事的官员下去,朝堂这才又恢复平静,心念大局的臣子们见状无不在心中悲叹:建平的反应还是慢了,这个时局之下,双方隔阂都已挑在明面,想要团结也无从说起了。

    董承最后的意见是,不议和,但赦免之事仍要进行。又对天子请求说,请天子朝会后移驾,与他一同到城墙之上犒赏军卒。

    这个提议倒出乎刘和等人预料,他们只是提议董承自己去振奋人心,没有想过让天子去做。毕竟当今天子年幼,又是先帝仅剩的血脉,稍有不测,汉室便可称有不救之虞。显然这是董承自己想出来的,杨彪担忧天子安危,以眼神示意天子拒绝,可天子稍有犹豫,竟还是答应下来,说愿与董承同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