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 (第1/4页)
“我不敢奢求至高无上的权势,只求能苟活于世,同你一道离开这里。” 李镇渊拥住他:“好,我们一起离开这里。” 元澈亦紧紧回抱住他:“文远,无论未来如何,我永远会是文远的元澈。” 不知何处传来早梅清淡的香气,包裹住黑暗中的两个人。 二月末正值科举应试,除去太学、四门学及各地官学,更有各地私学英才受州中保举。这些学生多于去年深冬时抵达帝都,向各官员投递名帖文章以期获得赏识。 大晟自立国以来,官学有太学,四门等,东宫更设崇文馆,收高官及有大功者子弟为太子伴读。 只是太子早夭,昭昇帝亦不曾再立,故而这一群皇子贵少自太初院学成,均入了太学院中。 但今年最引人注目的,却并非这些官学的学生,而是州内保举的韩轼。 以李、韩二家的交情,李镇渊自然不能不关注韩轼。 常言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进士科之难,可以想见,然秀才科之难,犹在进士科之上,为众科之首,这三年秀才科复开,此科通过者竟唯有六名。 然而韩轼却是秀才科第一,殿试之时,便是向来严苛的昭昇帝都不禁赞叹:“轼果天纵奇才,不愧名臣之后。” 韩轼只是淡然一笑,对皇帝缓缓下拜,道声“谢陛下谬赞”而已。 一别十数年,谁都不复当年稚童,各自长成,分立阵营。 不知韩轼最后会选择谁?李镇渊暗叹一声,看着那人的背影。 帝都就像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泥潭,有人心生退意而出不得,有人却一意孤行越陷越深。 原来他们,都逃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