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8章 回山之危 (第2/4页)
的名字从中第举子之中划去了。 于是,就有了‘奉旨填词柳三变’的传说。一生填词,倚红偎翠,传为一世风流。 真实的历史却远比后世传说的种种要残酷得多。 柳永一世风流不假,大宋男人的偶像,女人的梦想也不是吹出来的。 但其中除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依消得人憔悴’的唯美凄婉,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一种晚景愈凉的悲叹。 柳永十九岁赴考,因留恋苏州美景,辍途于苏;二十四岁再次进京,本以为“定然魁甲登高第”,却不想连初考都没过;后来,好不容易中了举,还因一首浪词让赵祯给遗落了。m.zwWX.ORg 一生屡试不中,几次异名而考,皆是枉然,最后只得寄情山水,以添词为生,与青楼香楼为伴。 直到年过半百,才因赵祯临朝大开恩科,放宽对屡试不中举子的录取标准,方得以中第。 别以为柳永中了进士就一飞冲天了,从景佑元年赐同进士及第,授睦州团练推官之职开始到现在,柳永在外面飘了整整十四年,愣是没得着回京任职的机会。 柳大神风流是风流,六十多岁了依然是美妓相伴,艳娘侍奉,但办起事来还是一点不含糊的,在地方上颇有建树,政纪斐然。但没办法,他就是不招赵祯的待见,死活不让他进京。 去岁,一听范公辞了官,带着尹洙、杜衍开起了书院,柳大神一琢磨咱也别熬了,辞了吧.....都六十多岁了,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