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5章 开民学 (第2/4页)
也不是文彦博知道观澜商合其中的机密,而是文相公太聪明了。 唐奕拿下官粮运转之事的时候,他就开始生疑了,哪有猫儿是不偷腥的,灾年运粮路耗四成这是底线,这是多少年来省不下的花费。 可唐子浩只要三成,他傻? 肯定不是啊!于是,文相公密令江淮各地属官严密注意观澜商合的粮船动向,细查之下,还真让文彦博发现一些端倪, 首先,唐奕的船队是专船、专工、专运。船是特意改造过专门为了运粮设计的,一船顶寻常船只运两船,工人也是单独佣资,从不用粮结算,而路上各种的防雨防灾措施也是极为严密。 算下来,他的路耗,最多也就五分粮。 这可把文相公眼馋坏了,朝廷给他三成,他净赚两成半啊!这还了得?要不是唐奕把大部份所得都捐了,文相公都想强逼着他把吃下那两成多吐出来了。 所以区区四千灾民根本不算事儿,要不是知道回山装不下那么多人,文相公都想再给他发四千。 有了劳力,就能开工。现在回山又变成了大工地,而唐奕把这些事务交给曹佾之后就不管了,他现在一心要办的事,就是观澜民学。 民学校舍早就建好了,之前一直被回山村的村民当成临时住所。现在村民都搬到了山侧新盖起的民房,终于把民学空出来了。 剩下的就是生源的问题。 这个没办法,唐奕只有一个人,还要顾及自己的学业,所以,前期他没打算收太多的学生,只有当初跟着黑子和君欣卓一起投奔而来的那批人中的几个孩子,不过六七个小童。 唐奕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