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章 (第3/4页)
第一段,她可以一眼看出答案的送分题;第二段,她觉得有点难度但是应该能写到最后普通题;第三段,基本写不到最后的压轴题。 而且,她还注意到,二三段中有很多地方涉及到一些超纲知识点,这些知识点虽然高中学过,最近长时间的学习也让她渐渐唤醒了这些沉睡的记忆,可对文科生来说应该完全是盲区。 这样考试,岂不是文科生很吃亏? 想到这里,一股奇怪的感觉涌上玄千两心头。 还记得高考前爸妈给她请家教时,老师总是说:“高考题目越难、坡度越小,就意味着人和人之间越拉不开距离;但是相反的,高考题目相对简单、坡度适中,平时有没有学习就能立刻拉开距离……所以,高考出题一般是整体难度偏简单,但难度梯度会分段增加,这么做是为了更精确地能够筛选出学渣、学酥、学霸和学神。” 如果按照老师给的逻辑来分析,这张卷子难度坡度很明显,考核目的是在于分化学生成绩等级…… 可是,她们才学了一周啊? 考一个只有理科生有底子的知识点、还在二三难度阶梯里参杂一些最近文科生完全没学到的知识点……为什么呢? 这样一来,考试成绩显而易见:无论这周学习再怎么努力,底子越强的学生分数就会越高,理科生优势大到爆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