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夜说西征策 (第1/10页)
时间飞逝,已经到了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汗王进京转眼已经整三年。这三年当中,虽经太医院的太医们精心诊治、悉心调理,但汗王的病情仍不见根本性的好转。 智信誊抄留底的汗王上奏朝廷请求出兵新疆、收复失地的奏折;向大臣们介绍新疆状况、详述民间疾苦的各类往来信札,已经装满了整个书橱。 这些信札中的一大半,都是写给那些主张“先固东南海防,后图西征新疆”的“海防派”大臣的。汗王力陈新疆之重、详述军民之苦的用意十分鲜明,试图说服他们一改初衷、决意复疆。这些朝廷重臣被汗王的锲而不舍、抱诚守真渐渐触动了心扉,有所醒悟、顿觉汗颜。 “海防派”核心人物李中堂,曾亲自回函道明原委:“吾辈本意,绝非弃新疆于蛮荒!实因列强蹂躏、内乱频起,致国力衰微、百业凋敝。海防、西征,力难兼顾。然寻得良策,必倾力复土、绝不延宕!” 汗王闻听徐学功、孔才等民团首领,仍在大山之中与侵略军巧妙周旋、顽强抗击;且偶有捷报传来。心内不胜欣慰!同时也为身处险境的这些患难兄弟,捏着一把汗! 土尔扈特部落栖身的额尔宾山,被阿古柏侵略军和英国雇佣军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包围;西面方向侵占伊犁的沙俄军队,也虎视眈眈、蠢蠢欲动。整个部落,完全陷入了野狼三面环伺、一面恶虎进逼的险恶境地。生存状况,苦不堪言! 心力憔悴的汗王,深切关注着新疆越发糜烂的态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身体状况,毫无起色。 但在恍惚之中,他似乎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期盼已久的那一天即将到来……大漠古粮道上修缮、新增的大量转运驿站;新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