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四章 涨俸? (第4/5页)
帝要求涨工资的。 大明的俸禄是太祖皇帝定下的,到现在已经二百多年没变过了。 正一品是87石米。 从一品是72石米。 正二品是61石米。 若是按照字面上来看,一石米一百多斤,正一品的月俸是87石,看起来也不少了。可问题是,这是正一品啊,大明级别最高的官员了。下面各级官员的俸禄是逐级减少的。 就拿县令来举例,我们常说灭门的知府,破家的县令。是一个县的最高行政长官,可他的月俸是多少? 7.5石米。 假若县令一家五口,吃饭穿衣,虽不太富裕,但怎么也算的上是小康家庭。可问题是就这7.5石米都不能足额发到手,还要用宝钞代替。 到了正统年间,五品以上只发两成的米,剩下的折算成宝钞,六品及以下发三成米,七成宝钞. 前期还稍微好点,到了明朝中后期,宝钞大幅贬值,一贯宝钞换大约3文钱。相当于官员们的一石米,朝廷给10贯宝钞,其实只给了30多文铜钱。 这个价格比市面上的价格低了数十倍。换句话说,被折算成宝钞发放的那部分工资几乎相当于没有一样。 一个当县令的,要养家糊口,每月只能赚几百斤粮食。可县令也要过日子,迎来送往,门头差事,纳纳小妾。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读了半辈子书,好不容易熬了个县令的职位,过这样的日子?那不开玩笑呢么? 当官是为了干啥? 当然,也有不贪污的,比如海瑞海清天,到死连个棺材都买不起。 这样的日子谁愿意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