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8 (第3/4页)
刚刚的话只是随口一说, 没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见崔颂的神色几番变化, 贾诩放下酒樽, 淡笑道:“诩另有他事, 就此别过。” 贾诩离开驿舍,独留崔颂坐在原地, 心乱如麻。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与后世学者的分析, 贾诩是个惯会明哲保身的人。所以,他不愿多沾的表现并未让崔颂感到异样。相反,对于贾诩, 崔颂带着一种“可远观不可靠近”的忌惮。贾诩的不亲近,反而让他舒了一口气。 事实上, 就刚刚贾诩透露荀攸消息的行为, 已经算是一种善意, 足够让人惊讶的了。 怀着对荀攸的担忧,崔颂顾不上休憩,向驿舍之人问明长安狱的所在,即刻动身前往。 走出驿舍,外边的喧哗已然停止,四周人烟稀绝,道路两边的摆设七零八落,鲜血混着尘土,刺目而惊心。 整条街死气沉沉、分外压抑。视线尽头,还未走远的官兵推着一辆槛车,领头的一人手上提着一个包囊。在那深色包囊的底端,暗红色的液体缓缓滴落,沿着来路留下一串不规则的长线。 目睹这一幕,几人从脚底升起一股寒气。 更令人浑身发冷的是,槛车里衣着褴褛的平民被堆成一个小山包,颈部以上空空如也,一动不动地躺在车内,好似被贩运的牲畜;栅栏之外,推着槛车的官兵大声笑骂,若无其事地炫耀着手中的“军功”,兴致高昂。 乔姬等人低下头不愿多看,徐濯似要提剑上前,又生生忍住。 此情此景,比沿路所见的饿殍遍野、白骨漫山更加让崔颂难以接受。 穿越最初,他对这个时代只有浮于表面文字的理解。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