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第26节 (第7/8页)
山下乡。来农场这么久,自己每一封信都如石沉大海,不知道家里情况如何。 知道自己到农场当知青,父亲会不会心疼? 发现陶悠摔断锁骨,父亲会不会怀疑? 这么久没有音讯父亲会不会生气? 所有的疑惑,这一封信都将得到解答。 细心地撕开封口,陶南风慢慢将信纸抽出,缓缓在眼前展开。 “南风吾儿,见字如晤。” 仅只开篇这八个字,陶南风的泪意再一次涌上来。 陶南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父母都是老一辈大学生,幼承庭训、性格温和。陶守信与徐喜琴自小订亲,一起求学、忙事业,一直到二十七、八岁才生下陶南风。因为得来不易,父母对她很是娇宠,轻言和语,极少批评。 七岁时母亲意外去世,父亲不肯再娶,对年幼失亲的陶南风更是捧在手心怕坏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只是他不擅家务,照顾孩子也有些粗糙,陶南风体弱多病让他头痛不已。 陶南风十岁时正是1966年,运动开始。 陶守信家在农村,成分是中农还好;可陶南风的母亲徐喜琴是地主出身,成为被批.斗的对象。虽然人死了,但陶守信一日不再娶便与之有牵连。因为成分问题领导反复上门做工作,父亲这才在组织介绍下认识贫农出身的工人冯春娥,两人顺利结婚。 虽然感情不深,但冯春娥打理家务是一把好手,陶守信看她对陶南风细致温柔,渐渐放心,将重心转移到工作中。 “因种种变故,杭城大桥封闭设计持续三个月,日前返家才得知你去了秀峰山农场、陶悠伤好后在校图书馆工作。此事是我失职,抱歉。” 看到这里,陶南风变得平静下来。难怪这么久没有联系,原来是父亲一直在工作,没办法对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