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清穿之咸鱼德妃小食堂 第54节 (第7/10页)
相似之处便越来越多了。玄烨对他的期许也越来越重了起来, 此时专为他所造的毓庆宫也建好了,没过多久, 胤礽就从原先的东三所搬去了毓庆宫, 不但早早地开了蒙, 他身边的乳母和嬷嬷也都是严之又严筛选出来的,不光要选择德行品貌都上佳的,还要识字知礼,只因太子身边的人,不要照顾好他的饮食起居, 对于他的启蒙与教育更是不可缺少的。 但有得必有失,太子虽然自小被一群嬷嬷严加管教又精心照料, 虽也养成了温和知礼的性子, 却因为从小不曾和同龄人一起, 总有些腼腆内敛。 玄烨总会在他身上看到赫舍里皇后初嫁入皇宫时的模样:沉静羞涩,战战兢兢。当初自己亦初为皇帝,也是年少青涩得很,自然不觉什么,但他事求万全,总觉得胤礽若是性子太过像他额娘一般沉静,也并非为君的好性子。 虽然太皇太后曾劝过他,胤礽还小,自己还正当盛年,还远远不到讨论承继大统的年纪,但既然已立太子,玄烨便不得不提早抓起,作为大清的继承人,更要比其他的皇子约束更严。 四岁,已经不小了! 他每每想及此,便总想改一改胤礽的性子,诸如拉着他的手,大讲自己当年登上皇位的艰辛历程——比如:“太皇太后和先帝和在朕八岁的时候就将祖宗江山交到了朕的手里,朕八岁便昂首挺胸地受群臣参拜!你以后若要接朕的江山,这个样子怎么得了?” 再比如:“朕十余岁就扳倒了那些骑在朕头上的大臣,若是如你一般性子和软,恐怕朕现在还要受他们的摆布!” 虽然玄烨每每讲得慷慨激昂,但却收效甚微。自己处理政务之余还要百忙之间抽出时间地去毓庆宫拉着太子进行思想教育,但滔滔不绝地讲奋斗史讲了半天,太子却总是没有被自己激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