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 (第1/4页)
往宽阔的道上行去,婢女“咦”了一声,“咱们不回城,要去别院吗?” 秦无咎自知走错,随口应道:“一时心乱,竟走错了路。你们两个谁来指路?” 少年应声道:“我来。” 不用自己辨识路径,秦无咎轻松许多,架着牛车开始接收原身的记忆。 少时,秦无咎收敛心神,暗叹一声,原身品行纯良,但被父亲去世所打击,行事过于急躁,让人钻了空子,以至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原身名荀无咎,其父荀荣原本是普通士人,年轻之时因缘际会下救过先帝一命,被先帝恩赏了一个东阳亭侯的爵位。亭侯,在高爵中等级比较低,但好在有三百户食邑,虽然东阳亭土地贫瘠,却也能养活一家主仆老幼。 荀荣对做官没兴趣,平白得了爵位已然知足,他自幼好医术,深研医理,得爵后不必为生计cao心,更是遍访名医,于此一道上已经是神乎其技。就连原身,也跟着父亲习得一身医术。 但荀荣这样的神医,却不能公开行医,只因国朝医匠地位低下,行医为“小道”、“方技”,为君子不齿。 万般无奈之下,荀荣采取迂回之术,以忠仆的名义在县里开设医馆,招募医匠坐诊,有疑难杂症他就暗搓搓的给解决。又收养了几个孤儿,闲来教导他们行医。跟随秦无咎的少年,就是随侍荀荣左右的药童荀廉。 天长日久,荀荣的“素问医馆”名声鹊起,常有人奉千金求治,以至后来得利甚厚于食邑所得。 也正是这“薄有资产”,才引得豺狼虎视。 秦无咎揉了揉额角,所谓亲族,亲人,很大程度上只有在实力相当的基础上,才会守望相助,才能相互提携,如果一方弱势,只会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