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_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第26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第267节 (第4/6页)

厅都打开了。”

    于童对此不置可否,只笑了笑说:“您还是看过之后的情况再说吧。”

    第二天就是《可喜可贺》的北京首映式,经过之前轰炸式的宣传,当天所有场次的门票都在正式首映前售罄了。

    之前宣传中报道的那些明星大腕也全都出席了首映式,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其中有个小插曲是,剧组主创入场时,热情的影迷们向前拥挤,有人趁乱抢走了陈庆山头顶的帽子。

    小范围内引起一阵sao动。

    而这件事很快就在当天的广播和电视中播出了。

    第二日的报纸娱乐版上,也报道了陈庆山被影迷围堵,疯狂影迷趁乱摘帽留作纪念的新闻。

    于此同时,好几家报纸上都出现了类似的新闻报道。

    《陈庆山携喜剧片<可喜可贺>回归,首日门票半小时售罄》

    《首都电影院门前大排长龙为哪般?》

    《国产电影强势崛起,<可喜可贺>既叫好又叫座》

    《<可喜可贺>出现黄牛票,观众因何购买八元的观影票?》

    于童劝着吴经理将门票数量压了一天,因着首都电影院的放映具有唯一性,想看电影的观众只能来他家买票,所以第二天电影院门口的长龙排得更长。

    被于童劝说着,又忍痛将门票压了一天。

    等到第三天下午,吴经理说什么也不能等了,吃过午饭就要求工作人员将所有放映厅打开,正式放票。

    于童这次没再劝他,两天半的时间已经差不多了。

    持续的广告宣传和饥饿营销让观众对这部喜剧片充满好奇,此后接连十天,都是场场爆满。

    于童觉得这个效果就可以了,去其他城市拍卖首映权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