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_第878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78章 (第3/3页)

于一个由胜转衰的尴尬期,所以对人口的需求有且仅有向外出售奴隶换取更多物资。“

    “不巧的是,匈奴那时的最大贸易出口国是大汉,但与大汉一直处于贸易逆差。“

    “在座的同学里有一半修过古代经济史,应该明白末期的匈奴完全依靠奴隶、马匹的出口来维持经济,结果到了这个地步都没法逆转它对大汉的贸易逆差。”

    “可是这与于屠日禅的族群认知又有何关?”下座的同学很不解道。

    “因为据延陵出土的文献记载,大汉不认留在匈奴的二代为后。”讲师再次按下手里的播放器,放出几张麻纸的文物截图与记载誊录:“考虑到在孝高武帝的统治后期与孝仁女帝的统治时有不少外族永居大汉,在此成家并生儿育女,所以在大汉中期的学者或边境将领、官吏里有不少都是混血二代。如鲜卑混血的历史学家乙弗善,母亲是希腊人的数学家刘光耀,以及高祖源自古蜀的越地军官赵家齐。他们的墓志铭上都写了父母出身何地,到底是汉人、越人、鲜卑人还是希腊人,但是根据出土的传验与官印、符牌来看,他们都没民族认知上的困惑。”

    “即使是有,也不会像匈奴里的混血儿般那么别扭。因为在孝仁女帝的统治前期,西域已在大汉的治下传了两代。相较于中原文化的强力输出与经济上的降维碾压,西域的混血二代、三代里有不少人的汉语说得比母语更好。尤其是对从政从商的混血而言,说不好汉语是没法立足的。正如现在的国际市场里,上下游的大老板要么说汉语,要么说英语,其次才是德语日语法语或西班牙语。”

    “语言的强势要么基于军事强势,要么基于经济强势。而文化是在二者强势的基础上所衍生出的副产品,属于加速语言扩散的催化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