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0 (第1/4页)
也将按时进行,相对于年底的学宫入学考试,这场科举更重要。 科举分为文、武二部进行,一切均如往年,稍微有些不同的是武举表现出色的学子可以选择是否进入将学宫学习。历来武举录取的举子不不过文士的十之一二,李圣平同意武举举子进入将学宫,等于将将武举录取的生员扩大了两倍。 今年的科举是制举,并非常科,常科三年一次,制举则不定时举行,自去年公布要举行制举后,各地有志的学子纷纷赶到长安,很为长安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由于这次制举是李圣平登基来第一次科举,选拔的人才将迅速填补到实职上,而自大华开国来,科举又是士人晋升最重视的资历,各大世家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是不敢与李圣平过于计较。 毕竟殿试的题目,是李圣平出的;最终名次的圈定,也是李圣平做主。李圣平非指着一个人说不好,谁能强拧得过他?若他们手下有惊才绝艳名满天下的书生也罢了,果有这样的人,李圣平也无法虢夺其应有的名次,偏眼下没有这样的人,大多数士人能力相差不多,拼完实力,最后拼的是运气和帝王心,为防失圣心遭忌讳带累了自家培养的士子,各世家这才勉强在将学宫和武举上退步。 转眼到了四月底,文士的制举先行举行,共分贤正、博学、律令、决断、监察五科,每科分三至五场考试,律令和决断两科还有实践考试,考试期限为一个月,所有考题均在考试当日举子进入考场后才公布。考试前日举子经过严密监察后进入考场,次日清晨卯时李圣平在宣政殿写下考题,当场以火漆密封送至考场,考试结束后统一收卷,最大限度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