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 (第2/4页)
个来,正好也预备着补了我这边柳意的缺儿。” 李志家的迟疑道:“那柳意,夫人是确定要给二爷了?” “不然呢?”张氏懒懒看她一眼,“我竟找不出一个更妥帖的人来了。若是琏儿没那个心思,就放在他屋里做个管事的也是极好,她又懂事,不会去争那些不能肖想的东西的。” 说罢,又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只是琏儿这亲事,咱们却得掌着眼好好给看看了。” 既将贾琏的婚事提上了日程,张氏自然日日出门赴宴,与那些贵家大族的夫人们不着痕迹地交换着机锋。另一边,又为着贾琏马上要参加的秋闱cao心不已,上下人等想尽法子给他调理身体。 这次秋闱,贾琏和贾珠却是都要参加的,贾珠三年前已参加过一次,却并未中举。因着这中举一事,哪里便有如此容易,单看那话本中范进中举后欣喜若狂的模样便知,这科举一途的确是艰难万分。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磨一剑,只盼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况且江南乡试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是九天七夜。当时的号舍一律南向成排,长的有近百间,短的也有五六十间,巷口门头大书某字号,备置号灯和水缸,可供考生夜间行路,白天饮水之用。考试期间伙食则由考生自备。因为乡试时间较长,加上天气闷热,饭菜很快就会变质,所以考生一般都只带干粮充饥。如此漫长的时间内只能待在小小的号舍里,饭菜也是粗糙的干粮,每年都有许多身体较为虚弱的考生晕倒在考场里。尤其对几乎没有吃过苦的富家子弟而言,更是极大的折磨。 贾琏三年以来一直勤学苦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